07-20 16:35优质创作者 千经不尽理复来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配六国相印”
人有时候就是被逼出来的,落魄到一定地步,心里边就会滋生出拼命往上攀爬的欲望。就像苏秦,要是他在老家生活得很安逸或者在洛阳有良田二顷,怕是就不会有后来的名垂青史。
虽然后世很少有能达到他的成就,但也不乏这样的励志人物。
(一) 潦倒童年,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盛世砍甘蔗,乱世砍人”,这是网络上很多广西人的自我调侃。但是他们普遍都吃苦耐劳,坚信凭借努力可以锻造不一样的人生。1956年出生于贺州的廖荣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家里共有兄弟姐妹八人,生活得非常贫困。
1974年他的大哥,当上了村里的生产队长,这对全家人而言都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廖荣纳也在村里任职,并且利用闲暇时间搞起了大米和豆腐加工坊还有烟丝以及手工烟圈等等。
在那个年代,廖荣纳就表现出了自己的远见卓识。
不论做什么,都能抢先一步,大家也都是跟着他的脚步来做事。
当时还严禁搞副业,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即使是在桂东地区,也非常严格。当时廖荣纳胆子很大,他带头在村子里搞养殖,很快他的石塔生产队就走在了市里的前列。
1977年大家伙都很看中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所以共同推举他为生产队长。
随后分田到户开始实行,村民小组正式建立。
他带着家人们开始搞养殖,而牲畜的粪便又被他当作有机肥灌溉庄稼和饲养鱼苗。很快,他家就脱贫致富奔小康。
改革开放的春风很快地吹到了八桂大地,廖荣纳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在1980年他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万元户,所以借着自己的资金优势和国家鼓励民营企业收购重组国企,所以他把眼光放在了运输行业。
1982年在运输队的基础上,他又收购了柳州柳南汽车配件。自此以后,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又把目光放在了北部湾,于钦州,北海和防城港收购了很多国有企业。
到后来,整个广西都有廖荣纳的资产。
所以,一个人的长远的眼光再加上合适的机遇,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廖荣纳小时候穷怕了,他急于想改变家庭现状。年纪轻轻就有着异于常人的雄才伟略。在那个年代,其实做些小买卖都能赚钱。就看一个人有没有那个魄力,抓住机会了,就能成功。若不然,则只能羡慕旁人。
(二)虚实兼得,向金融行业进军
很多的大企业家都是凭借着搞实业起家,而后又投身资本领域。
但是能够全身而退的人,少之又少。廖荣纳便是其中之一,进入21世纪后,他再一次的先声夺人,看准了以后的发展道路。认为实业不仅来钱慢,而且竞争压力很大。
2003年廖荣纳的柳州正菱集团正式成立,涉足汽车配件,水泥还有机床和运输等各个行业。公司刚刚成立,接着就成为了中国的500强企业。
廖荣纳趁热打铁,成立了广西第一个担保公司,柳州正菱担保。在此基础上,又向典当还有金融服务以及拍卖行等领域进军。
这些行业回报率很高,来钱也很快。
使得廖荣纳一下子就膨胀了起来,他开始肆无忌惮地向外扩张,收购其他企业的资产。正菱集团在柳州可谓是首屈一指的大集团,包含了地产,金融,物流,投资等各个项目。
2009年廖荣纳首次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问鼎柳州首富宝座。当然,在很多年前他早就已经是柳州首富只不过没人给他这个头衔罢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位寒门贵子,终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干出了一番旁人艳羡的事业。
“小财靠勤,中财靠德,大财靠命”
廖荣纳的成功不得不承认和他的命运有些许关系。正是小时候连饭都吃不上的经历,让他后来如此拼搏。而且,也赶上了好年代。
国家支持自主创业,支持民营企业。他就是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三)资金断裂,千年道行一朝散
当企业做到了一定的规模,就不可能全凭一人能够掌控。尤其是正菱集团广泛涉足于资本市场,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掌舵人再没有能力驾驭很快就会大厦倾覆。
德不配财,必有灾殃,文凭不高的廖荣纳对资本市场的把握,仅仅是凭借着个人直觉,所以当雪球滚得太大,他就无法控制公司的航向。
2008年急速的扩张导致正菱集团的后续资金跟不上,身为董事长的廖荣纳很是心急。他每逢出席商会,都会明里暗里的向别人表达自己需要募资的愿望,但是收效甚微。
五年以后,银行看到了正菱的危机,缩进了贷款。
廖荣纳走投无路,只能被迫借个人贷款,这要比银行的利率多出很多。
殊不知,这其实是廖荣纳的计谋。很快投资人发现正菱集团的全部项目停工,而那个信誓旦旦的廖荣纳也失去了音讯。其实,他早就和妻子携百亿巨款潜逃到了国外。
次年,债权人集体向法院提请诉讼,很快柳州警方就对这位当地曾经的首富下达了红色通缉令。
而廖荣纳则从柳州首富,摇身一变成了“广西首负”。虽然读音一样,但是却天壤地别。六年前的最后一天,廖荣纳和他的妻子被劝返归国。
几年前的一天,柳州法院宣布廖荣纳和他的妻儿等人,以非法吸收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到八年不等,并处巨额罚金。
这位名震一时的柳州巨富,在自己企业快要垮台的时候利用仅存的信誉借贷百亿元,
本想着拿钱走人,不曾想还是难逃法律制裁。他白手起家,本可以成为世人膜拜的偶像,最终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全家老小都成了阶下囚。(来源:百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