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广西新世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观点

取代岳飞《满江红》
秋瑾的《满江红》入选教科书

发布时间:2022-12-07 11:44:34 分类:观点

原创2022-12-05 23:39·雪夜讲历史

原标题:秋瑾的这首《满江红》,取代岳飞《满江红》入选教科书,凭什么?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这首词所展现出的高昂斗志,很难让人想到词人竟是一位女子,她就是秋瑾。

秋瑾的《满江红》为何能够取代岳飞的《满江红》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认识秋瑾

秋瑾,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革命家、才女,面对国家内外动荡的局面,她与寻常女子不同,她不是麻木无知的,这也是她为什么会写出《满江红》的原因之一。

内忧外患让她忧愁不堪,世人都在问“一个女子能做些什么呢?”,秋瑾向世人证明了女子也能有所作为,就像花木兰征战沙场时问的那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出生于光绪元年十月十一(1875年11月8日)的秋瑾祖上四代都为官,优渥的家世让她不愁吃穿,但与其他大户小姐不一样,秋瑾少了一份深闺小姐不问世事的天真。

童年时,除了学习正常的女工技能,父母也为她安排了一些男子学习的儒家课程。


14

 

当先生将自古流传下来的书本拿出来时,秋瑾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阅读,女工课也被她甩在脑后。

少女时代起她就能开始创作诗词,李清照是她的偶像,李清照所处的时代也像秋瑾生活的时代一样,风雨缥缈家国动荡。

少女时代的秋瑾,并不知道自己所生活的国家已经进入暮年,所以诗词的情感偏向更多来自对自然变化的伤感。

“却怜镜里容颜减,尚为吟诗坐漏残。”

秋瑾除了擅长创作诗词,骑马击剑的功夫也丝毫不输家中的表兄,因此她的母亲常常感叹道:“谁家的女儿像你这样,如此好动,教你学习女工没坐下半个时辰你便偷跑出去。”

秋瑾不是一个刻板的女子,她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像家人所规划的那样,渐渐认识些字能够朗读一些诗词,然后嫁一个做官的好人家生下几个孩子,相夫教子,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1895年,秋寿南在湘乡县任职督销总办的时候,见到了湖南湘乡富绅的儿子王廷钧,觉得他非常适合自家女儿,便有意对富绅说出了两家结亲的想法。

两家父母都觉得各自门当户对,因此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秋瑾就在父母的引导下,嫁入了王家。听说王廷钧面容俊秀,做事也非常的踏实,虽然两人在之前并没有见过面,但通过几次信,因此秋瑾对王廷钧也颇有好感。

王廷钧也对这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姐姐心生好感,他高兴地对朋友说:“听我父亲说,她非常擅长作词,好像还会射箭骑马!好不一样的女子!”


11


秋瑾嫁到王家去了之后非常宠爱这个媳妇,她不仅能将家中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还为王家生下了头一个长孙。

没过几年,王廷钧接到上京赴任的职务,他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了北京城。

02 新思想

1900年,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五十年有余,各国列强都觊觎着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 

维新运动震撼了腐朽的清王朝,也震撼了秋瑾的传统思想,她开始接触从国外传进来的新知识。

秋瑾也是从这些新知识中得知,原来女子能够做的事情远远不止相夫教子,作诗吟唱,她开始鼓动起身边的女性开创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河。

跟着丈夫一起来到北京的她,跟着丈夫一起学习着新的语言,为的就是“睁开眼睛看见更为广阔的世界”。

虽然丈夫和孩子给她带来了慰藉和快乐,但接受过新知识的秋瑾早已对封建旧礼教感到深恶痛绝。

她不再穿女装,改穿男子的长袍马褂以表示自己反击清朝的决心,之后从事于革命的几年秋瑾便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装束。

秋瑾以身作则,解开了缠在自己脚上的裹足布,她拼尽力气逃脱了试图阻挠她进步的家。

她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一个人登上了前往日本的轮船,一个小小的行囊装满了她力图革新的壮志。


12


    到了日本之后,因为语言不通,秋瑾不得不开始重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她还常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并且登台演说宣传革命救国和女权思想。

秋瑾呼吁男女平等,强调女性要自强勇敢,要求女性摒弃旧习俗,学习新思想。

在日本留学的那一段时间,秋瑾的革命思想和行动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也为她回国参加运动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03 英勇就义

岳飞与秋瑾的《满江红》都充满了爱国情怀,或许是因为秋瑾距离我们的时间更近,我们更能感受到她一腔的爱国情怀吧!

1907年,徐锡麟筹备已久的安庆起义失败,起义的事情被泄露了出去。

与之相关的一切人员都被贴在了通缉榜上,秋瑾也已经得到了省城三百清军正在赶来绍兴缉拿她的消息,形势非常严峻,王金发专程赶到秋瑾所在的地点想要拉着她一起撤离。

但秋瑾的想法与维新变法就义的勇士谭嗣同一样,她说:“革命必要流血才会获得成功。”

她不顾众人劝说,坚持守在大通学堂,她就这样一直待着,直到清军将整个大堂包围。

秋瑾被捕入狱,面对严酷的审讯,秋瑾没有吐出一个字,她从容地跪在斩首台说:“容我一望,有无亲友来别我。”

秋瑾凛然赴死的消息震动了整个中国,那一年她不过才28岁。

秋瑾的死也使得接受过新知识的女子开始了解秋瑾的生平,并且接手了她的解放妇女工作。

历史早已记录下她所做的一切努力,虽然她已经去世,但她的充满光辉的事迹将会永远激励我们。

谨记秋瑾。(来源:今日头条)

参考文献

1. 李洁《致敬秋瑾》

2. 操风琴《叹秋瑾》

3. 文化哲学《秋瑾女性自强思想探究》

 


相关标签: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用重金做蛋糕为国外明星庆生 ##谁在误导我们的青少年?

咨询电话:15877154438

广西新世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