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风云人物传记之五
农村能工巧匠之黄显怀 精雕细刻,打造福寿人生
提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生的自卫反击战,可谓尽人皆知。但围绕着这场战争指挥员许世友将军的轶事,却少有人知。据称,战前,为表达自己必胜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志,他让儿子为自己打造了一副棺材,表示如果他战死,就用这副棺材将他埋葬。最后,将军当然没有战死,而是以中国取得全面胜利而告终。
由此,我们自然联想到了一个在如今看来比较“冷门”的职业——打造棺材的能工巧匠。2019年12月中旬,广西百城网记者在广西融安县,就偶遇了一位这样的匠人——黄显怀,并从他那里,了解到了各种新鲜奇的故事。
黄显怀小传:
1950年生,广西融安县大将镇人,从事木匠工作四十余年,以制作寿棺闻名当地。
图为黄显怀老师傅
农村找棺匠
还颇费周折
见到黄显怀老先生,是通过村民韦先生认识的。韦先生父母年迈体弱,考虑到老人身后事宜,韦先生很是担忧。按当地农村习俗,老人过世后,要举行土葬。于是,打造两副寿棺(即棺材)提上日程。
“可我在邻近村子连续找了好几位老木匠,不是说年纪大了,没有精力造了,就是有的师傅已经过世。”说起此事,韦先生显得有些焦急。造棺是一个精细活,一般水平的木工师傅不敢接;有水平的,还要有强壮的体力。因此,符合两个条件的师傅,在当下的农村少之又少。
最后,韦先生费尽了周折,终于从其他师傅口中打听到,大将镇董安村有一位叫黄显怀的老木工师傅虽然会这份活,不过,听说他的年纪也蛮大了,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愿意接手。
“这可是我最后一丝希望了。”韦先生说,如果再不行,他只能花钱到很远的地方去购买了。据了解,目前,制作成型的寿棺售价不菲,一副好的寿棺,高达4000元;少的,也要3000元左右。这对于经济不是很富裕的韦先生来说,的确有点勉为其难。
请师傅出山
先定好“吉日”
2019年12月12日下午,韦先生驱车前往董安村。顺着村民指点,终于来到了黄显怀的家。此时,一位老人正在作坊里敲敲打打。原来,他正在给人打造棺材的配件材料。
“请问,您是黄显怀老人吗?”韦先生问。
“是的,你是……”老人放下手中的物件,回答道。
“嗯,听说您很善于制作寿棺,所以我今天慕名而来。”韦先生自报姓名后,直说来意,一眼诚恳地,希望得到老人肯定的回答。
“嗯,可以的,不过你可能要等几天——”黄老说,因为靠近年关,许多外出打工回来的村民,都想趁着自己在家的时候,请师傅上门帮自己家中的老人造棺。目前,他已经接到了好几个客户的订单。
“可是我很急,其他客户档期,能否往后推一推?”听了黄老的话,韦先生着急地问。
据黄老解释,按农村风俗,村民请师傅帮打造寿棺,均要事先选好吉日,这样才能保佑子孙后代吉祥如意。如12月14日正是农历11月初19日,他已经答应了保安村一个村民的邀请。余下几天,也都“明花有主”。如果毁约,对人家不尊重,也会影响他的生意。
“那明、后两天,您先去帮我做,行吗?”韦先生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可以。不过,我12月12、13日这两天,我刚好有空。”黄老说。
“那好,一言为定!”韦先生笑逐颜开。
他顺手翻看了一下日历,12月13日,是农历11月初17日,属相一般。但14日是农历11月初18日,是吉日。
据了解,今年72岁的黄显怀,从事木工行业已有四十多年,精通门窗、桌椅、床凳等木工制作,当地许多村民建房的门窗,都来自他的手艺,是远近闻名的老木匠。
机器突突响
日造一副棺
第二天一大早,黄显怀父子如约来到了韦先生家。没有过多的寒喧,父子俩便开始工作。只见他们麻利地从车上卸下一个工具箱,然后从里面像掏宝贝似地,搬出木工工具,一一摆放到地上:什么做工用的十字木马,什么电刨、电钻,什么凿子、铁角尺……然后,插上电源,父子俩在一阵机器轰鸣声中开工。
架好木马后,父子俩将韦先生已经锯好的一块厚厚的木料,架到木马,放牢,黄老拿出墨斗,在木料上打好墨线。他儿子黄宗西则熟练地操起电刨,将墨线以外多余的边料刨掉。随着一阵刺耳的机器声,一团团碎屑漫天飞舞。大约3小时光景,4块棺材板已现雏形。
刨边
趁此当儿,广西百城网记者见缝插针,跟黄老聊了起来。
“这两块用作墙板,这块是底板,这块是顶板……”黄老先生说,所谓墙板,是寿棺两边边板,其他都容易理解。一般而言,寿棺长度视老人的身高来定。但最长一般在2.4米,最短也要2米。为保证寿棺坚固性,每块板厚度,至少在15厘米以上,因此,一副寿棺重量,一般在100公斤以上。这当中,还要在寿棺两头内部,各预留10厘米。至于寿棺的宽度和厚度大多相同,一般在80厘米见方。
为什么两块墙板内部要部分挖空,并预留80厘米长度?黄老解释说,这是为逝者腾放手臂,预留一定的裕度。他认为,做寿棺,一般一棵树做一副,最好不要把不同树的木料,混搭到另一副寿棺上,这在农村中被视为“不吉利”。
中午,父子俩匆匆地扒了碗饭,还没来得及休息,又全力地赴地投入到工作中。
休息间歇,黄老又接到客户电话邀请
广西百城网记者见到,下午的活更为精细。他们要在墙板、顶板、底板内侧,分别凿好1厘米左右的巢和对应的榫头,以便每块板之间能够相互咬合,以便组装后,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然后,对各板外面较粗、过厚的部分刨掉、打磨,使表面更加精细光滑。
这些工作,均由儿子黄宗西完成。而黄老,则在寿棺的“挡头”(指用于寿棺两头封板)外面,先描上一个“福”字,然后用凿子,进行精雕细刻。不一会,一个带着雕边花纹的阴刻“福”字,便展现在眼前。
办完交接手续,黄老还善意地叮嘱,寿棺使用前,还要上好油漆。至于用什么颜色的漆,由事主决定。一般而言,城里的人喜好红色,而农村多用黑色。每副寿棺,要上三道漆。但档头的“福”字和阴刻花纹,则用红漆。
制作寿棺的“档头”
待将各板组装完毕,一副完整的寿棺,便宣告完工,此时,已经斜阳西下。至12月14日下午,另一副棺材也宣告完工。
据了解,我国制作寿棺的历史悠久。古代身份较高的人,如皇帝驾崩后,多用贵重的金丝楠木为原料制作。普通百姓,一般用其他木料、石材制作。现如今,农村多用杉木、椿木为原料。在我国南方,一般用杉木制作,在适合杉木生长的广西柳州,则普遍采用杉木制作,故有“食在广州,死在柳州”之说,就是这个道理。
做工靠心算
制作讲“规矩”
“真厉害!”一旁的韦先生看后,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点赞。
“像您这样的手艺,一年至少也能造出上百副吧?”面对韦先生的好奇,黄老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哪有这么多?现在农村的需求也没有那么大,主要是许多老人都随年轻人搬到县城居住了,去世后,不一定都会本地安葬,导致农村中对寿棺的需求量减少。加上这活,不是说有就有的,一般集中在年边,年轻人外出打工回来后,才有人请。所以,他一年也就15副这样。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看这15副,那可是刀刀见功夫。因为寿棺所需的6块板中,每一块板的内部,相互之间如何咬合,尺寸多少,全凭肉眼和心算。相互之间,没有一颗钉子,全凭榫头和凹槽的相互咬合;外部又如何去粗存精,既显得美观、秀气,又能减轻重量。整个过程,不用笔,完全靠工匠心算。这门功夫,若非有几十年木工积累下来的经验,根本不可能完成。
父子俩分工明确
在收费上,黄老给出的价格比较公道,打造一副500元。这相对于从市场上购买的价格,还是划算了不少,这也是他生意能够持续不断的原因。如今,他一个冬天,也有近万元收入。这对于一个生活在农村,且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也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俗话说,家有家规,行有行规。黄老制作寿棺,也有自己的“规矩”。如制作前,要选好吉日;制作尺寸,要按规定的比例;制作材料,不能混搭等等。
对于生死,黄老看得很透。他认为,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们不要过分担忧。生的要珍惜,要死也挡不住,希望大家以平静的心态去对待。
话是这样说,但在任务制作完全,交付主家时,黄老先生总是递上一句安慰性的话: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从业数十载
忧无人“接班”
黄老说,他当初从事木匠这个行当,完全是生活所逼。早年,他们夫妇共养育了6个孩子。当时,收入的门路不多,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受此影响,他几个孩子都读书不多。除了大儿子黄宗广读到大学毕业外,其他4个小孩,均因回家务农。
穷则思变。黄显怀发现,村里建房时,木匠师傅很是缺乏。于是,他跟人学起了木工,开始了木匠之路。由于他做事灵活,肯动脑筋,久而久之,他的技艺越发精致,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工师傅,每年慕名上门请他做工的人络绎不绝。如今,村里有近一半楼房的门窗,由他一人“包办”。
近来来,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村民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传统的门窗,也逐渐被铝合金门窗所代替,传统木匠也面临“失业”,取而代之是“机械”,但年轻师傅也纷纷跑到了城市发展,导致农村木匠师傅越来越少。尤其是为逝者而做寿棺的生意,却少有人问津。于是,他决定独辟蹊径,开辟了另一个行业——造棺。没想到,还真的又闯出了一条新路。
黄老说,由于寿棺制作工序繁琐,如用手工制作,做一副需要5天。后来,他采用了机械制作后,加上手工熟练,才练就了一天制成一副寿棺的水平。
至于这条路还能走得多远?黄老说,他压根没想过,只是觉得,自己对这项业务比较感兴趣,顺其自然吧。反正他现在身板还碍朗,再干几年也没问题,到时实在干不了再说。
言谈中,黄老语气有些沮丧,说小儿子不想接他的班,因为这方面的活毕竟不是很多,他一个人就够用了。如果父子俩一起来做,所得收入显得偏低。加上现在留在农村的年轻人不多,儿子也耐不住寂寞,跑到外面打工挣快钱,比跟父亲一起做手工所挣到的钱,来得更实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