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最后一任状元刘春霖:
潦倒不降气节,拒绝日本重金求字要求
有书共读
2022-09-08 10:56·《有书》官方账号
1937年7月,北平沦陷后,最后的状元刘春霖难以为生,只能靠“卖字”维持生计,这天日本人摆出四根金条,笑道:“只求先生四个字,写不写?”刘春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作为一个落魄的状元,刘春霖还能如此视金钱为粪土。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字又为何如此值钱?
刘春霖,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从小饱读诗书,科举考试一路绿灯,于光绪三十年中状元后,他便成了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因为从此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
刘春霖
殿试策
据说,刘春霖的状元是由慈禧太后钦定的。在当时的考试中刘春霖原本是第二名,第一名是一个叫朱汝珍的人,但是朱汝珍这个名字犯了慈禧的忌讳。让她不由自主地想到后宫斗争中的珍妃。因此,慈禧一怒之下把这个状元刷了下去。
当慈禧看到第二名叫刘春霖时,她一下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了,在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之时,忧心忡忡的慈禧太后突然觉得这个名字寓意很好,春风化雨,甘霖普降。
再看整幅试卷上的书法工工整,慈禧很高兴,于是钦定刘春霖为状元,朱汝珍屈居第二。
荣获状元后,刘春霖被派往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
回国后,历任过很多要职。由于看不惯当朝政府的腐败,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于1927年辞去公职不问政事,终日以诗书为伴、字画为乐,把他那一手好字画练得更加出神入化。
刘春霖书法
他虽然赋闲在家,可是对国家的命运还是关心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为了顺利达成他们的侵略目标,便将溥仪扶植起来做傀儡皇帝,建立了伪“满洲国”。
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溥仪除了笼络一批清末的保守派外,还想吸纳一些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为其效力。
1935年3月,溥仪亲自签署“诏书”想请当时已63岁的“末代状元”刘春霖,出任伪满洲国“教育部长”。刘春霖以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为由拒绝了。
然而,伪满政府总理郑孝胥并不死心。他和刘春霖很早就认识。他们一起留过学,而且同为书法名家,平时郑孝胥称刘春霖为“贤弟”。他以为自己以长兄之名去请,刘春霖肯定不会薄他的面。于是他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当郑孝胥开门见山说:“贤弟,当初老佛爷钦点你为状元,对你另眼相待,而今满洲国仍是大清的天下,溥仪皇帝对您同样厚爱有加,特派我请您到满洲国任要职,您可不能辜负圣上的厚望!”
闻听此言,刘春霖义正词严道:“如今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我岂能为你们做事毁我的名誉!”边说边做送客之事,并把郑孝胥带来的茶叶塞进他的手里,郑孝胥见他态度如此坚决,只能颓丧地离开了刘府。
刘春霖不但拒绝国内汉奸,他还不畏日本鬼子。
1937年 “七·七事变”不久,日军占领了北京城。京城街头的日本商铺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冒出来很多人。
有一个叫加藤的日本人,在京城新开了个“富士车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他想找个中国名人为他题写牌匾。
一天,加藤听说清朝的最后一个状元在靠“卖字”为生,这让他兴奋不已,想着:有了“状元题字”的噱头,生意肯定爆好。 加藤当即赶到刘春霖家中说明来意,立即遭到了刘春霖义正言辞地拒绝。
狡猾的加藤眼珠一转,不慌不忙地赔笑道:“不好意思,一时着急,忘了带礼物。” 说完,从皮包里拿出了四根金条,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笑呵呵地说:我用金条买你的字,一个字一根金条,刘君意下如何?” 刘春霖冷笑两声,毫不客气地将金条扔了出去,怒斥道:“别说一字一金条,就是一字一金山,也没人给你写!”加藤灰溜溜地捡起金条就走了。
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不但未能像其他状元一样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而且还生活穷困潦倒,但他不为金钱名利所动,始终保持自己文人的气节,令人钦佩。(来源:今日头条 图片源于网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人生太短暂,来不及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