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最后一首诗“语出惊人”,开篇便是千古名句
老话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意思就是说,鸟类在快要死亡的时候,它的叫声是凄惨的,哀怨的;而人在将要死亡的时候呢,说出的话却总是带有善意的。
两者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凸显出人性在将死一刻发挥出的作用。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西方宗教里,信徒临死有忏悔的环节,就是为了让信徒在临死之前将自己的罪过全部说出来,不带一丝隐瞒的去往天堂;而在中国,也有这样的现象,人在将死之际说出的话往往不像平日里的作风,永远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向好处发展的。
今天呢,我们就来看一看苏轼的绝笔诗,这首他在去世前两个月写下的“人生总结”,是否也如古语所说“其言也善”呢?
说起苏轼,大家可能会想到豪放派、《赤壁赋》、“大江东去,浪淘尽”等等的标签。然而,关于苏轼最贴切的标签,应该是旷达,人生的大起大落,赤壁涌现的万丈豪情,一篇又一篇得意之作,所有的人生履历都在向我们传达着苏轼的旷达。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装着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轼数次被贬,从开始自请出京的杭州,再到常州、黄州、惠州,最后到当时蛮荒一片的海南岛,儋州。苏轼经历的苦太多太多了,但今日的读者读他的诗词,却几乎是感觉不到的,只有读到历史中的记载,知道每首词的创作背景,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苏轼的乐观和豪情,是在多么艰苦悲辛的环境下产生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苏轼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在经历过一切的沧桑之后,想要回常州定居,度过自己最后岁月的苏轼,会抒发怎样的临终感言呢,是一如既往的旷达,是老人的智慧和达观,还是如常人一样的遗憾不舍?
自题金山画像
宋代: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从诗的题目中也可以看出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非常有戏剧性,苏轼在途中游览金山寺,看到了自己的画像,时过境迁,苏轼自己也是感慨万千,于是将自己几十年的经历浓缩成24个字,每一个字都沉重到天塌地陷。
公元1101年3月,已经步入迟暮的苏轼开始向常州进发,也是他自己挑选的养老之地,五月份到达了真州,在此稍作休息,在这几天里,苏轼去到了当地的金山龙游寺,这首绝笔诗也由此而来。
先来看第一句,这一句的整体感情基调似乎与苏轼一贯的豪放不沾边。句起奇崛,苏轼没有选择常用的起兴手法,而是开篇点题,直接抒发自己这时的思想感情。
心就像已经成灰的木头,老旧的身子就像没有绳子牵管的一叶小舟。这两个比喻很灰暗,第一次读甚至会被吓到,这不该是苏轼写出来的东西。但是联想到苏轼花甲老人的身份,以及他一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有这样的负面情绪似乎也是正常,快活了一辈子,潇洒了一辈子,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想起了不曾被自己注意过的负面情绪。
这两个比喻也很有趣,第一个用《庄子》的典故,也就是形如犒木,心如死灰的化用,这两个成语在现代也经常被使用,不需要做过多解释。第二个则是描述自己年老体迈,将自己的身体比作在茫茫大海中没有牵引的一叶孤舟,随时可能覆灭,这个比喻形象,震撼人心。
来到第二句,就回到了熟悉的苏轼节奏。这里的汝本来是你的意思,苏轼的这首诗是题在自己的画像上,所以汝也就是指称画中的自己了。问我平生都做了些什么,有什么功业传世呀,那就是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了。
自乌台诗案以后,苏轼陆续被贬到这三个地方,在这三处,苏轼兢兢业业,为当地的人民做了许多垂名青史的好事。尤其是海南岛,苏轼在儋州开设学堂,直接打破了儋州从来没有出过科举及第之人的记录,“沧海何曾断地脉”,这是怎样的豪情啊。这7个字背后,也有一段很精彩的故事,这个我们留待后续来讲。
总的来看这首诗有直有曲,既有着人生尽头的无奈,又有回首往昔的豪情万丈。一口气读下来,可谓是气贯长虹,真堪令人击节痛饮。写完这首诗后两个月,苏轼就去世了,没有过上安逸的隐居生活,他死在了自己最熟悉的路上。
这首诗的感染力极强,想来也是因为渗透了生命尽头最极致的真实吧。(来源:沉醉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