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县:广西“长寿之源”
地貌概况
凤山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南麓,东与东兰县毗邻,南连巴马瑶族自治县,北倚天峨县,西与百色市的凌云、乐业两县接壤,是个内陆县份。行政区域面积1738平方公里,人口19万人,因治地凤城“环山似凤,环凤皆山,翠屏丹嶂,凌霄欲飞”而得名。
凤山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南麓,东与东兰县毗邻,南连巴马瑶族自治县,北倚天峨县,西与百色市的凌云、乐业两县接壤,是个内陆县份。行政区域面积1738平方公里,人口19万人,因治地凤城“环山似凤,环凤皆山,翠屏丹嶂,凌霄欲飞”而得名。
该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多地少,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自然旅游资源异常丰富,70%面积为大石山区,30%面积为土山区,耕地面积101726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0.1℃,全年降雨量1564.0毫米,无霜期362天。
旅游资源
凤山是桂西北旅游区的核心地带,是著名的喀斯特生态旅游城,2005年8月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素有“黄金之乡”、“世界岩溶之冠、洞穴之城”、“世界水上天坑”、“美丽的喀斯特岩溶之城”、“喀斯特世界岩溶地质公园”等美称。2013年12月24日,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国长寿之乡”牌匾。
凤山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红色革命遗存激人奋进。在中国红色革命的历史书卷中,凤山是中国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是全国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也是广西右江地区“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的诞生地;既是邓小平领导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又是红七军的生力军和大后方。1921年至1932年,革命前辈韦拔群在东兰、凤山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农民革命运动,与邓小平、张云逸等一起发动了震撼南中国的百色起义,凤山人民为百色起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也为后代留下了红军岩、社更岩、“一县两府”苏维埃政府旧址等许多红色旅游景点。
红七军二十一师秘密兵工厂遗址 记者 黎 坚 摄影
人文景观
凤山民族发展历史悠久,凤山又是壮、瑶、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文化沉淀,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凤山的蓝靛瑶族神秘、美丽,古朴的民风民俗与现代的发展观念交融,神奇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丧文化形成神奇的旅游文化品牌。古今许多文人官客,在这里都留有黑宝,清末南宁官客宋福基挥毫道“大华山川”;民国间广西省主席黄旭初云游此地,挥笔道“俯仰清高”;据说中国古代旅游家徐霞客曾在这里驻足。
主要景观
1、凤山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河池市凤山县境内,总面积415平方公里,由三门海天窗群旅游景区、江洲仙人桥旅游景区、穿龙岩旅游景区、鸳鸯泉旅游景区、恒里暗滩旅游景区五大景区组成,公园以岩溶地质为特征,分布有岩溶峰丛、峰林、水平洞穴、地下河、天窗、竖井、天坑、天生桥、边缘坡立谷、溶蚀洼地等众多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是我国岩溶地质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类型独特的国家地质公园,也是世界上大型洞穴厅堂数量教多、密度较大的公园。 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具有极高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被国际洞穴科学协会确认为世界上唯一的水上天坑旅游。
凤山国家岩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申报中) 凤山县境内具有规模宏大,品位高、种类齐全的自然旅游资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41%,县内西北、东南部峰丛林立,千姿百态,构成了奇妙、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其间岩溶溶洞广泛发育,形态多样,层次分明,由千万年岩溶作用形成的天生桥群雄伟壮观;地下河流曲折变幻,凤山的主要河流由东西部溶洞暗河汇流形成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长寿盘阳河的源头在坡心村)。
2、鸳鸯泉风景区 位于县城东面1.5公里,它由鸳鸯泉、鸳鸯洞等景点组成。在凤山县城东1.5公里处耸云端的凤凰山脚下,两口左右排列的小泉,两泉间隔42米,凤山民间称这两口泉为“公母塘",后人嫌此名土俗更名雅称“鸳鸯泉"。1945年被中华书局出版的《 辞海》收录而名扬九州。鸳鸯洞位于凤山县城东面,凤凰山腰,海拔700余米,为云贵高原南缘岩溶中高位双层溶洞,洞长480米,最宽处320米 岩厅最高点52米,岩厅面积1.2万平方米,该洞集自然美学观赏价值和极高的科学考察研究价值于一体,该洞观赏性在于岩厅乳石峥嵘,气势磅礴,有如龙腾虎跃、巨龙盘绕、鸳鸯戏水等。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家杨颖瑜对此洞评价为:可与巴马县的百魔洞相提并论。几年来,鸳鸯洞已名流区内外,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已接待近10余万名中外游客慕名游览观光。
江洲仙人桥景区 位于县城西南方向60公里的江洲瑶族乡凤平村。传说这是一位仙女下凡与凡夫对歌,被江洲河及公路穿过其下,俨然像一座天然拱桥。天桥跨度约118米,宽约76米,高约58米。桥拱下面石乳倒挂,青藤攀援,秀丽壮观,桥底两端有供游览的天然岩洞,有明代建筑物“永宁寺"遗址,有光绪三十四年立的“百色分司王示”石碑。清朝时期,田州土府名士将此桥题为“孔滴清岚”,是田州八景之一。
下一篇:恭城:广西“油茶之乡”